| 储氢

“氢装上阵”——广晟氢能深耕绿色低碳新质生产力助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晟氢能

时间:2024-04-17

2024年4月10至12日,广东广晟氢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晟氢能”)作为氢能行业特邀展商,携最新技术产品亮相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和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本次展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全面系统地展示了生态环保产业40年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减污降碳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材料,全面深刻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就和经验。广晟氢能参与此次展会,是深入落实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政策、加快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具体行动,也是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贯彻体现。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加速清洁能源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正逐步发展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十四五”以来,国家将氢能列入重点规划发展产业,逐步提升氢能及储能相关产业建设目标,先后落实多项产业发展促进政策。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等产业的发展,这是“氢能”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完整体现,标志着氢能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广晟氢能始终紧密跟随国家政策的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对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为国家的能源结构转型和环境保护贡献新力量。

广晟氢能此次参展,带来了一系列前沿的氢能技术产品,其中3.5吨双瓶氢燃料电池叉车备受关注。该款氢能叉车在仓储搬运“一分钟一板货”的高强度工况下,有着全天一次加氢5分钟,车辆高效工作8小时的稳定出色表现,实现了“油-电”叉车优势互补,既满足了企业对新能源叉车强工况少间歇的搬运需求,又规避了内燃机叉车的污染排放问题及次生工人健康问题。目前,该款叉车在佛山照明的首批车辆已顺利运营近20个月,总运行时长超6000小时,总加氢量约1600kg,成功打造氢能绿色搬运体系典型示范应用案例。

广晟氢能在推动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与行中构建了三大绿色氢能产业新规划:

绿色搬运体系新方案

一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号召,联合杭叉集团、中集氢能发布全球首台最大氢燃料电池工业车辆起重设备——45吨氢燃料电池正面吊,填补了该领域的国际空白,解决了港口大型起重设备高能耗、高排放的痛点问题,标志着广晟氢能在绿色港口设备体系化建设以及绿色搬运整体体系建设领域的工作正式拉开了帷幕。

二是启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氢走廊”项目。广晟氢能依托大湾区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阵地的优势,在湾区构建“广州-佛山-东莞-深圳-香港”、“广州-中山-珠海-澳门”、“广州-佛山-茂名-湛江”三条氢能绿色运输典型路线,在核心节点布局建设制加一体化加氢站,全面完善“制-储-加-用”产业链,并同步完善工业车辆加氢配套体系建设,推动能源蜂巢体系建立。

三是力争打造南北贯通的“京广氢能高速”。广晟氢能将联合云韬氢能打造“广东-湖南-河南-河北-北京”连接五省的高速氢能物流干线,选取此线路中的十座核心城市建立加氢站。广州至北京的氢能高速连接了两个重要的经济区域,其建设将促进跨区域、中远途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助力全国范围的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形成,推动经济合作及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

绿色能源转型新使命

新型储能是推动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内容。广晟氢能与清华大学、中集氢能联合研制国内首台100千瓦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设备(SOEC),该套设备制氢量可达40标方每小时,系统峰值功率可达100千瓦以上,电解效率可达80%以上,实现国内该技术领域的里程碑式突破。

同时,广晟氢能燃料电池与氢能产业示范园智慧能源微网项目作为三大氢储能项目之一入选广东省发改委2023年《广东省新型储能重大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在肩负中国绿色能源转型使命的道路上迈出坚定一步。

绿色产业集群新蓝图

广晟氢能作为广东省首个以氢能为主导产业的省属国企,积极发挥链主优势,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牵头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燃料电池技术与氢能产业发展促进会”。搭建起一个以国家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多元开放平台,力争建设出高水平的国际产学研转化桥头堡,打造出联动港澳、辐射湾区、面向世界的氢能发展新业态,助推大湾区乃至全国氢能产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立于能源改革的滚滚历史浪潮当中,广晟氢能“氢装上阵”,整合优势资源,拓展氢能示范应用场景,促进中国生态环保产业澎湃向新,为建设美丽绿色中国谱写氢能新乐章。

特别声明

国际氢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氢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氢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氢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氢能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