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氢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通过人造闪电的方式合成氨

来源:国际能源网编译

时间:2025-07-08

近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人造闪电开发出一种更有效的氨合成方法。

目前生产氨的方法——哈伯-博施法——成本高昂,留下了巨大的碳足迹。此外,为了提高成本效益,该方法需要大规模生产,并且靠近廉价天然气产地。

悉尼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学院和净零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 PJ Cullen 教授表示,工业界对氨的需求正在增长。

他说:“过去十年来,包括我们实验室在内的全球科学界都希望找到一种不依赖化石燃料的更可持续的氨生产方法。”

目前,氨的生产需要集中生产和长距离运输。我们需要一种低成本、分散且可扩展的绿色氨。

这项研究是六年工作的成果。

他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成功开发出一种方法,可以利用电力将空气转化为气态氨。”

卡伦(Cullen)教授团队生产氨的新方法利用等离子体的能量,通过给空气通电或激发空气来实现。

这个生产装置是一个基于膜的电解器。

在哈伯-博施法中,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下结合生成氨。

卡伦教授团队开发的基于等离子体的方法利用电流激发空气中的氮和氧分子。然后,该团队将这些分子送入基于膜的电解器,将其转化为氨。

卡伦教授表示,这一发现标志着绿色氨的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的团队目前正致力于使该方法比哈伯-博施法更节能、更具竞争力。

“这种新方法分为两个步骤,即等离子体和电解的结合。我们已经在能源效率和可扩展性方面使等离子体部分变得可行,”他说道。

“为了创造更完整的可持续氨生产解决方案,我们需要提高电解器组件的能源效率。”


特别声明

国际氢能网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国际氢能网无关,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凡注明“来源:国际氢能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国际氢能网,转载时请署名来源。

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

微信 朋友圈

相关推荐

更多氢能信息推荐 >

图片正在生成中...

关闭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

返回